科室介绍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核医学科自2023年4月成立以来,已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集诊断、治疗、科研及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科室利用放射性核素技术,对泌尿系统、消化道系统、骨骼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全身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极大地促进了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有效治疗。
科室配备了国内领先的西门子Biograph Vision PET/CT和Symbia Intevo Bold SPECT/CT等大型设备,以及全院PACS/RIS系统,确保了诊疗工作的高效和精准。在疾病治疗方面,核医学科在钇[90Y]树脂微球治疗肝部肿瘤、甲亢、甲状腺癌、肝癌和全身转移性肿瘤等疾病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同时也开展了瘢痕疙瘩、血管瘤等医学美容项目。
科室配备了国内领先的西门子Biograph Vision PET/CT和Symbia Intevo Bold SPECT/CT等大型设备,以及全院PACS/RIS系统,确保了诊疗工作的高效和精准。在疾病治疗方面,核医学科在钇[90Y]树脂微球治疗肝部肿瘤、甲亢、甲状腺癌、肝癌和全身转移性肿瘤等疾病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同时也开展了瘢痕疙瘩、血管瘤等医学美容项目。
在教育和科研方面,核医学科积极参与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并在SCI期刊及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了20余篇医学论文,其中包括6篇SCI论文。科室还成功主持并完成了重庆市卫计委和南岸区卫计委的科研课题各1项,开展了10余项新技术项目,并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得了1项国家发明专利。
核医学科拥有一支技术精湛、医德高尚、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医、技、护专业人员。科室共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及以下3人。其中硕士2人。
1、SPECT/CT检查:对泌尿系统、消化道系统、骨骼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全身疾病进行诊断,为多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决策及疗效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1)骨显像:恶性肿瘤骨转移、原发性骨肿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移植骨隐匿性骨折和应力性骨折、骨关节病、关节炎、人工关节置换后随访、骨感染性疾病、骨代谢性疾病、不明原因的骨痛及甲胎蛋白异常升高、骨活检的定位;
(2)甲状腺显像:异位甲状腺的诊断、小儿先天性甲状腺发育异常的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功能及性质判定、诊断甲亢及甲状腺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寻找甲状腺癌转移灶、计算甲状腺功能组织的重量;
(3)甲状旁腺显像: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异位的甲状旁腺腺瘤;
(4)肾动态显像+肾小球滤过率测定:判断肾实质功能、上尿路梗阻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肾血管性高血压诊断、移植肾的监测、肾小球滤过率测定;
(5)肾静态显像:肾先天性异常、急性肾盂肾炎、肾占位病变;
(6)心肌显像: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心肌梗死和存活心肌的判断。心肌灌注显像是冠心病诊断“金标准”;
(7)唾液腺显像:用于诊断唾液腺疾病,如干燥综合征、唾液腺肿瘤、唾液腺导管阻塞 ;
(8)脑血流灌注显像:脑血管疾病、癫痫、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病、脑肿瘤;
(9)肺通气与灌注显像:肺血栓栓塞症、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价;
(10)肾上腺显像: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后随访;
(11)肝胆动态显像:急慢性胆囊炎、胆管先天性囊状扩张症、新生儿胆道疾病鉴别(先天性胆道闭锁和新生儿肝炎)、胆总管梗阻等方面;
(12)淋巴显像:反映局部淋巴回流状况;在诊断恶性肿瘤淋巴转移、疾病分期、决定手术范围、确定放射治疗视野以及估计预后、乳糜症、肢体淋巴性水肿查因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3)消化道出血显像:消化道出血诊断;
(14)异位胃粘膜显像:梅克尔憩室、Barrett食管诊断。
2、PET/CT检查:PET/CT在肿瘤方面的应用价值已得到临床广泛认可,尤其是在肿瘤分期、活性定位、疗效随访、诊断复发、肿瘤筛查、肿块定性等方面。
(1)在肿瘤方面的应用:肿瘤筛查、判断病变的良恶性、肿瘤精准分期、监测肿瘤的复发与转移、评价肿瘤的治疗效果、指导临床选择有价值的活检部位或介入治疗定位、指导放疗靶区勾画;
(2)非肿瘤应用:感染及心肌细胞活性的评估、脑癫痫病灶准确定位、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等神经疾病的诊断、心血管疾病的无创检查、精神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预后评价、治疗疗效评价以及个体化治疗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