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仁济医院(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坚持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临床一线科室积极配合,全力以赴做好防控工作。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疫”中,一个个战斗堡垒巍然矗立,一名名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汇聚成人民群众的“先锋队”。
疫情就是命令 全院紧急动员筑起坚固生命防线
1月24日,重庆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当天,医院也迅速启动一级响应,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治疗小组、舆论小组、后勤保障小组、安全保卫小组等,并建立了领导小组每日协调会机制、疫情预警机制。
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仁济医院(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院长冯虎翼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医院党政领导班子迅速行动、周密部署、科学应对,广大医务人员勇于担当、坚守岗位,坚持疫情防控和正常诊疗两手抓、两不误,用实际行动牢牢筑起抗击疫情的生命防线,奏响了新时代医疗战线的最强音。
“疫情发生以来,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全部取消休假,靠前指挥,深入一线科室查漏洞、补短板,调整布局、规范流程,常常不分昼夜听取一线汇报”,院长冯虎翼强调。疫情就是命令,接到驰援湖北的通知后,医院先后派遣44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同时,派出黄长武、梁秀梅等专家组成员,多次赶赴巴南区、涪陵区、大足县、黔江区等区县定点医院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积极配合当地医疗工作,用乐观的态度、过硬的技术和人文关爱,投身于患者救治中,展现出了市五院医务人员的精神风貌。
防控就是责任 全力守好“责任田”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医院被指定为南岸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区县定点医院。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凭借高度的职业敏感和丰富的医疗管理经验,在疫情初期就提前安排了物资储备,紧急调配医用防护服、红外线体温测试仪等设备,在其他医疗机构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医院防控物资基本得到保障。面对复杂的疫情形势,医院党政领导班子科学预判、迅速行动,每一个决策都应对及时、先人一步,每一个行动都踩准了疫情防控工作的节点。
疫情初期,原来感染性疾病科只有十几名医生,二十几名护士,为提高发热门诊接诊能力,医院领导从呼吸科、ICU等各科室抽调优秀医护力量充实一线,前后大约有一百多名医务人员参与到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的救治工作中。其次,医院对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进行改造,按照要求设立了新冠肺炎的发热门诊,对隔离病房进行流程改造,设置了清洁区、缓冲区和污染区。
医院新冠肺炎隔离病区设立120张病床,用于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收治,感染性疾病科的病房由原有20张床位,扩展至53张床位,并且在峡口镇中心卫生院新增67张床位并投入使用。
疫情当前,市五院推出一系列铁腕防控措施,全院上下严把关口、狠抓落实。设置预检分诊,人员信息登记,来院人员实行“凡进必测,一人不漏”,患者就诊更加安全。
来院病人在预检分诊处测体温,填报相关信息
“疫情防控期间生病去医院一点儿也不担心害怕,医院在这方面防控措施做得很好,而且大家都有防护意识,十分安全。”家住南岸区仁济路社区的周永芳说道。
“守住南岸不出意外,尽力支援湖北和市里其他医院,全院不能有一个职工被感染,才算圆满完成任务。”这是冯虎翼院长在疫情初期为自己定的目标。
从春节前至今,全院共有411名医务工作者坚守在抗击疫情第一线,有序地开展新冠肺炎患者的筛查、诊治、隔离及转运工作;由44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援鄂医疗队分五批义无反顾奔赴湖北武汉及孝感疫情防控一线,投身在新冠肺炎救治工作最前沿;有205名党员干部职工积极报名参加疫情防控宣传及监测体温志愿者活动,221名志愿者申请参加援鄂医疗队,作为援鄂后备力量进行储备。这期间,医院无患者及医护人员交叉感染,作为南岸区定点收治医疗单位,医院不负区委、区政府和人民的信任,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为疫情在本地区的有效控制,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党委书记李元君说:“党的领导是战胜疫情的根本保证。党员发挥模范作用是战胜疫情的关键,面对疫情,广大党员战斗在前,冲锋在前,奉献在前,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起到了模范作用,真正成为疫情防控的“主力军”、群众依靠的“主心骨”。只要坚持党的领导,紧紧团结在党周围,坚定信心、砥砺前行,就一定能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坚守本职不辱使命 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仁心
作为南岸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区县定点医院,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防控压力巨大。在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感染性疾病科是前沿阵地,传染几率最高,风险最大。面对严峻的形势,全科医护人员一马当先、冲在最前。
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承担了对南岸区内疑似病例的救治,开设了24小时的发热门诊,主要是针对发热的病人,新冠肺炎患者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咳嗽。患者到发热门诊就诊,医生就会通过询问病史、流行病学史进行调查,根据核酸检测检查、化验、CT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如果符合新冠的疑似病例就要对病人进行隔离观察,经过相关的检查,确诊新冠的患者就会转到指定医院进行救治。如果只是单纯的发热病人就会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
面对疑似患者,危险无处不在。李茜说:“这个时候我们感染性疾病科的医生不上,谁上?从接到命令的那一刻,我们便做好了打硬战的准备。”
李茜和同事合影
看似温柔的她,心中却有一个钢铁般的信念:必须打赢这场疫情歼灭的硬仗。在疫情防控中,她事无巨细,不想放松每个细节,一说起工作,她眼神坚定,目光中充满必胜的自信。但谈及家人,却瞬间沉默。因为李茜是一名二胎妈妈,刚休完产假回来就面临突如其来的新考验。谈及家庭,李茜表示,防控工作给家庭带来了许多遗憾,无法照顾孩子、父母,但是为了更多人的健康,这一切都不重要,因为我是一名白衣战士,这个时候国家正需要我,人民需要我。
厚重的防护服凝聚了医务人员的职责和使命,脱下防护服的那刻,他们浑身湿透的样子和在脸上留下的印记让人心疼。像李茜这样的白衣战士还有很多,他们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默默付出,坚守岗位,只为了守护广大老百姓的健康平安。
越是艰险越向前,不获全胜不收兵。当前,重庆抗击新冠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但防控任务仍然艰巨。市五院全体医务人员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疫情防控与正常诊疗统筹推进,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