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简称市五院)心内科徐强主任团队成功为一位74岁持续性房颤患者实施房颤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此次房颤一站式介入手术为市五院首例,该技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市五院在此项技术上的空白,标志着市五院在房颤综合诊疗和心源性卒中防治方面又迈出了新的一步,达到国内一流水准。
74岁高龄的聂奶奶,出现呼吸困难5年余,近1月加重,于7月10日入住市五院心内科,徐强主任带领心内科医师团队为聂奶奶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后,由放射科行心脏CT检查,心内科李海华副主任医师行食道超声检查。
考虑患者有持续性房颤、高血压、冠心病,既往有脑卒中史,且曾有左心耳血栓史,面临高卒中风险情况下,徐强主任团队最终制定了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方案。
患者心耳情况
植入封堵器后造影
手术由西南医院宋治远教授指导下,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屈宗杰主刀,副主任医师王亚珠担任助手,副主任医师李海华进行术中食道超声监测,一台手术同时完成射频消融术和左心耳封堵术,双管齐下,减少患者痛苦,缩短恢复时间,且治疗与预防双重作用,病人不再心乱跳,也再无中风之忧,开启无颤无栓新生活。
左心耳封堵术
左心耳封堵术(LAAC术),又称为左心耳介入封堵术,指采用介入的手术方式穿刺股静脉,经股静脉送入封堵器至左心耳展开堵塞左心耳,预防左心耳血栓形成,从而达到降低栓塞事件的目的。LAAC术疗效确切、创伤小,无明显痛苦,恢复快,安全,成功率高。
左心耳封堵术就是将房颤患者血栓来源的左心耳给封堵上,由此降低房颤病人中风的风险,具有创伤小、患者耐受性好,疗效确切等优点,是目前国内外解决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经评估存在高栓塞、高出血风险时最适宜的新技术。但手术的难点在于左心耳的大小和形态因人而异,所以封堵器的大小不一样,需要准确测量出左心耳的大小,评估左心耳内部空间的情况,然后选择合适的封堵器。
手术适应症
左心耳封堵术适用于CHA2DS2-VASc评分≥2分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同时具有以下情况之一:
不适合长期规范抗凝治疗;
长期规范抗凝治疗的基础上仍发生卒中或栓塞;
HAS-BLED评分≥3分;
需要合并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不愿意长期抗凝治疗。
知识链接》》》
Q:房颤和它的危害是什么?
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非常容易形成面积大的血栓,中风风险是一般人的5倍。房颤消融术虽然可以使患者转为正常的窦性心律,显著降低房颤栓塞的发病率,但是对于高龄(>75岁)、持续性房颤、心房结构改变大、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衰的患者,血栓栓塞的风险仍然非常高。
Q:如何诊断房颤?
房颤诊断主要通过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但因为房颤早期总是阵发性为主,因为对于那些经常心悸而找不到原因的患者,需要反复多次动态心电图检查。
Q:房颤患者如何预防中风?
近年来兴起的左心耳封堵术能够成功封堵房颤患者的血栓来源,避免房颤卒中等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因此,”房颤消融术联合左心耳封堵术“二者结合的”一站式“手术应运而生。”一站式“手术也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手术医生的经验和操作要求都非常高。”一站式“手术,既消融房颤,又闭合房颤病人血栓发生的根源部位左心耳,为房颤治疗加上”双保险“;也消除了患者长期口服抗凝治疗的弊端,降低了患者卒中致残的风险,极大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可附:心血管内科介绍和房颤门诊信息
心血管内科介绍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是标准版国家认证胸痛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剑桥-仁济冠心病精准治疗中心、重庆市区域重点学科、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重庆市心脏介入特色专科。开放床位70张,CCU床位10张。
科室已建成以病房、功能监测中心、介入治疗中心、危重病救治中心(CCU)等构成的完整学科。完成重庆市首例腔内超声指导下零射线房间隔穿刺+Ensite Precision三维标测系统的房颤患者肺静脉单圈隔离手术,填补了重庆市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咨询电话:023-62896010
主要技术:
1、急性心肌梗死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腔内影像学和功能学指导下复杂危重冠脉病变的精准介入治疗;
3、ECOM和IABP支持下极高危冠心病的综合救治;
4、复杂心律失常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包括三维标测系统);
5、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左束支区域起搏治疗;
6、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脏起搏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7、主动脉腔内治疗及外周血管介入治疗;
8、重症心脏超声、食道超声、超声心脏声学造影;
特色医疗
1、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常规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冠脉球囊扩张(包括药物球囊)及冠脉支架植入术,为微创介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患者术后无需卧床制动,增加了舒适程度,减少了手术并发症,尤其对不能耐受较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具有独特优势。
通过冠脉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血流储备分数检测(FFR)等,能精准评估冠状动脉病变及功能,对冠心病患者制定精准介入治疗或药物治疗方案。
2、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
射频消融术能根治大多数心律失常,如室上速、房速、房颤、房扑、室早、室速。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的射频消融术能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
3、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人工心脏起搏器对于治疗缓慢心律失常,以及伴有完全性左束支的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明显。科室目前开展的希氏束起搏、左束支区域起搏,作为理想的生理性起搏方式,保持了较好的电机械同步,显著降低患者住院率,改善患者预后。
4、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
成功开展了外周动脉血管疾病(锁骨下动脉、主动脉、髂动脉、肾动脉、下肢动脉等)的介入治疗,无需麻醉,术后恢复快,创伤小,明显改善相应组织器官的缺血症状,防治相关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