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医生,你们心内科的每一名医护团队,真是当之无愧的上医术精湛创造奇迹,精准抢救起死回生!”93岁的廖婆婆对着锦旗,热泪眼眶看着王医生说。近日,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简称:市五院)心血管内科医护团队成功救治高龄阳性患者。各类临床数据上获知,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后发展成为重症的高风险人群。目前,初步统计有2.67亿60岁以上老年人,老龄化人群比例相对庞大。随着社会面感染相对增加,重症风险也相应增加,市五院作为南岸区新冠救治定点医院,按照最新新冠患者收治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加大资源投入,最大限度保障医疗救治质量。在保障危重症患者得到有效救治的同时,及时做到尽早发现、及时诊疗,有效避免轻症成为重症,精确有效抓好抗“疫”主动权。
▲患者为感谢心内科医护人员的付出赠送锦旗
团队精诚合作,争分夺秒为生命续航
患者廖婆婆,93岁,因“呼吸困难突发加重”送往市五院就诊。因患者长期独自在家,没做过核酸检测就诊后急诊急查新冠抗原检查阳性,急诊医生初步诊断:新冠肺炎,急性心力衰竭,立即转运患者至心内科病房,心内科主治医师王哲接诊患者后通过查体发现,患者周身四肢水肿严重,双肺散在湿啰音,双下肺呼吸音消失,呼吸急促,大气道可闻及痰鸣音,心率明显增快(房颤伴快速心室反应),血压偏低,立即完善床旁重症超声检查显示结果:患者双侧有中等量胸腔积液,左心室及双心房增大且伴有少量积液及邻近心脏部分肺组织不全,EF显著降低,明确诊断为“急性心力衰竭、胸腔积液、新冠肺炎”。立即予以患者紧急抢救,端坐位、高流量吸氧,吸痰等处理,因患者水肿严重无法建立静脉通路,王哲医师在患者困难体位下成功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建立了生命通道,予以抢救药物泵入扩管降低心脏容量负荷,控制心室率,利尿等,经过上述处置患者呼吸困难较入院明显减轻,后续再通过对病人家属问诊相了解到患者除患有严重的心力衰竭外,还患有乳腺癌、肠道肿瘤手术造瘘,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等病史,有着较多的基础疾病,此次合并新冠肺炎感染病情明显加重,心血管内科根据新冠阳性患者处置相关方案,安排患者在科室分区设置的隔离病房进行诊疗。
因患者患有多种基础性疾病,加上高龄病情重变化快。入院不到3小时,患者突发意识障碍,呼吸停止,一旁的心电监护显示呈一条直线,外周大动脉无法扪及,判断其为呼吸心脏骤停,巡视护士立即予以患者心肺复苏同时呼救支援。主治医师王哲以及心内科二线医师相继赶到病房,一场生死攸关的抢救,此刻就这样拉开了序幕。心血管内科救治团队,立即展开有序的抢救工作。在心血管内科主任徐强带领下,凭借着长期丰富的抢救经验指挥抢救,持续的胸外按压及球囊通气,肾上腺素、尼可刹米静推,建立气道保持通畅,呼吸机准备!一声声指令,医护之间配合默契,高效有序的抢救,经过不懈努力患者心跳重新恢复,呼吸也回来了,意识逐渐醒转,生命体征逐渐稳定,最后成功地将患者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通过心血管内科医生专业的治疗,医护人员细致的护理,廖婆婆的病情得到逐渐好转,新冠肺炎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呼吸衰竭纠正,尤其是胸闷气促等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胸水经过利尿和肋间小导管引流,基本完全消失,显而易见的变化是患者从最初入院时只能端坐呼吸(强迫坐位呼吸),逐渐到半卧位呼吸,最后到平卧位休息,活动耐量明显改善,咳嗽气促明显好转,廖婆婆高兴地对医护人员说,现在的我可以扶着栏杆,四处走走,别提我的心情有多高兴!当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其家属也为其办理出院手续,廖婆婆回家继续休养。
心血管内科徐强主任介绍说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内科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常为高龄人群高发疾病。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都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均可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和充盈功能低下。特别是老年人存在抵抗力下降,受凉后伴随出现胸闷、心悸、气喘等症状,都是因为心排血量降低所致器官及组织灌注不足。最重要的治疗就是强心利尿,减轻心脏前后负担,按时服药,加强有氧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心血管内科简介
心血管内科,是标准版国家认证胸痛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剑桥-仁济冠心病精准治疗中心、重庆市区域重点学科、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重庆市心脏介入特色专科。开放床位70张, CCU床位10张。
科室已建成以病房、功能监测中心、介入治疗中心、危重病救治中心(CCU)等构成的完整学科。完成重庆市首例腔内超声指导下零射线房间隔穿刺+Ensite Precision三维标测系统的房颤患者肺静脉单圈隔离手术,填补了重庆市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主要技术
1、急性心肌梗死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腔内影像学和功能学指导下复杂危重冠脉病变的精准介入治疗;
3、ECOM和IABP支持下极高危冠心病的综合救治;
4、复杂心律失常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包括三维标测系统);
5、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左束支区域起搏治疗;
6、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脏起搏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7、主动脉腔内治疗及外周血管介入治疗;
8、重症心脏超声、食道超声、超声心脏声学造影;
特色医疗
1、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常规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冠脉球囊扩张(包括药物球囊)及冠脉支架植入术,为微创介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患者术后无需卧床制动,增加了舒适程度,减少了手术并发症,尤其对不能耐受较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具有独特优势。
通过冠脉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血流储备分数检测(FFR)等,能精准评估冠状动脉病变及功能,对冠心病患者制定精准介入治疗或药物治疗方案。
2、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
射频消融术能根治大多数心律失常,如室上速、房速、房颤、房扑、室早、室速。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的射频消融术能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
3、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人工心脏起搏器对于治疗缓慢心律失常,以及伴有完全性左束支的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明显。科室目前开展的希氏束起搏、左束支区域起搏,作为理想的生理性起搏方式,保持了较好的电机械同步,显著降低患者住院率,改善患者预后。
4、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
成功开展了外周动脉血管疾病(锁骨下动脉、主动脉、髂动脉、肾动脉、下肢动脉等)的介入治疗,无需麻醉,术后恢复快,创伤小,明显改善相应组织器官的缺血症状,防治相关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