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五院新闻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记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首例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射频消融处理恶性胆道梗阻

718日下午4点,在介入科与超声科共同配合下,多学科合作,共同完成了我院首例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射频消融处理恶性胆道梗阻。

说明: https://www.cq5y.com/upfiles/2018-7/2018720143122756.jpg

恶性胆道梗阻是由胆管癌、胰头癌、肝癌等恶性肿瘤所导致的胆汁引流不畅所致的恶性黄疸。解除胆道梗阻、通畅胆道引流、减轻黄疸是姑息性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关键,外科手术仍然是根治的唯一手段,但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属于肿瘤晚期,且基础状况差,由于肝胆胰区的解剖特点和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手术根治性切除率极低。有效地解除胆道梗阻是消除黄疸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治疗手段。通过放射线或内镜下胆道引流及支架置入等作为姑息性的治疗手段已经逐渐成熟,并且其安全性及可行性已明确,但以上方法并没有针对肿瘤病灶进行直接而有效的处理,术后存在肿瘤向支架两侧端口或向网眼内不断生长造成数月后支架再堵塞的问题。胆道内射频消融它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路径在胆道内消融部分肿瘤,也可以疏通已堵塞的胆道内金属支架直接破坏肿瘤组织的新型姑息性治疗方法,对延缓肿瘤的发展,延长支架通畅时间以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说明: https://www.cq5y.com/upfiles/2018-7/2018720143140105.jpg

本例患者为一名75岁老年女性,入院时总胆红素475umol/L,直接胆红素406umol/L。于73日在B超引导下分别行左右经皮经肝肝内胆管引流术(PTCD),黄疸逐渐下降,总胆红素172umol/L,直接胆红素151umol/L。于718日在介入室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射频消融,消融后狭窄段留置胆道支架。

新技术的开展,需要多学科协作,共同努力。本次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射频消融处理恶性胆道梗阻的成功开展代表我科治疗恶性胆道梗阻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展示了我院肝甲科、超声科、介入科等多学科的综合实力及团结协作共同拼搏的精神。随着该技术的广泛开展,我们的技术定会日趋成熟,在提高我院影响力的同时,为更多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带来福音!

(肝甲科供稿  党办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