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仁济医院,以下简称“市五院”)在南岸区委、区政府及区卫生健康委党委坚强领导下,切实推进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秉承“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力求突破、争创一流”的办院理念,医院党委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党建引领医院全面发展,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医疗技术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切实维护人民健康,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医疗中心。
组织强建设,发挥区域医疗中心作用
将党支部建在科室上。近年来,医院重点加强党组织建设,坚持应建尽建和“党支部建在科室上”的原则,设立42个党支部。把支部思想建设与科室业务学习、支部组织建设与科室人才梯队建设、支部作风建设与科室医德医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党支部的工作全面覆盖医院各科室、各部门,实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互促共建,双向共赢。 吸纳新生力量壮大队伍。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广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主动请缨,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了医护人员加入党组织的信念和决心,有54名白衣战士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火线加入中国共产党8人,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5人,火线提拔干部2人。
丰富党组织活动方式。通过丰富各类党建活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根据医院工作特点,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支部书记参加“建党百年 回望遵义”主题教育培训班,组织党员到挺进报旧址、红岩魂广场等开展红色传承教育等活动,通过设置党员先锋岗、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引导党员在服务窗口、诊疗一线亮身份、立标杆、树形象,充分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借助国科大附属医院品牌溢出效应,全院凝心聚力谋发展,注重资源整合,在学科建设、品牌打造、人才引进及人才培训等方面正向作用逐步呈现。医院与英国剑桥大学医学院合作,制定了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训计划,逐步开展联合共建剑桥-卓越神经病学中心、冠心病精准治疗中心等“剑桥-仁济”特色医疗中心;与国科大深入开展合作,在衰老转化医学等方面开展研究;国科大生命科学院周凯欣博士团队入驻市五院生物样本库的建设、CGM大数据挖掘云平台等方面开展科研工作;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作,进一步推进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大数据及生物资源库云端平台建设。
人才强学科,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人才是立院之基、强院之本。医院不断强化人才和科研“双推进”,主动抢抓发展机遇,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大力实施 “人才兴院、人才强院”战略,并成功与国内外知名院校交流合作,人才建设硕果累累。医院现有在职职工1200余人,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人,正高职称62人,副高职称148人,博士29人,硕士182人,硕士生导师3人,重庆市区县级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近年来医院强化人才队伍顶层设计、通过“内外结合”的引才育才措施,配套人才政策支持体系,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搭建人才干事创业平台,引育并重,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突出专科骨干型人才培养及后备干部及后备人才培养,不断优化学科人才队伍,为医院发展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在乡村振兴、援疆援外等“大局”面前,在重庆石柱偏远的乡村里、西藏昌都广阔的高原上,都留下了黄兴涛、陈亮等市五院医务人员援助的足迹和身影,谱写了一曲曲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赞歌。
学科建设遍地开花。市五院心内科是重庆市心脏介入特色专科、临床重点专科和区域性重点学科,国家级胸痛中心、心衰中心,在团队建设、医疗技术、科研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神经内科是重庆市特色专科、临床重点专科、区域性重点学科、脑卒中急救地图单位;医学影像科是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南岸区医学影像质控中心和南岸区医学影像网络诊断中心,对铜元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1家区内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放射影像网络诊断;妇产科承担着南岸区周边危重孕产妇的救治工作,历经多年的实战及锤炼,市五院产科团队对危重症孕产妇快速反应能力和救治工作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目前,医院设有46个临床医技科室,拥有国家级胸痛中心、心衰中心;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有重庆市区域医学重点学科3个、重庆市特色专科4个、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7个,南岸区临床重点专科8个、区级诊疗中心9个。
技术勇挑战,福佑一方群众安康
创建国家胸痛中心,为胸痛患者打开生命通道;建立冠心病精准医疗中心,实现复杂冠脉介入治疗;联合剑桥大学皇家帕普沃斯医院创建心脏卓越中心,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市五院心内科发展的历程,桩桩件件都记录着该院医疗技术勇攀高峰的足迹。自2018年市五院成功创建国家胸痛中心以来,已建立覆盖南岸区所有二级医院的立体网络,平均每年成功抢救急性胸痛患者百余例。2019年市五院胸痛中心的门球时间(患者进入医院大门到介入手术球囊扩张的时间,也就是开通闭塞血管所用时间)平均为53分钟,远低于国家标准(要求90分钟),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率在1%以下,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医疗技术的大力提升,提高了居民的就医获得感和安全感。就在不久前,60岁的李思雨(化名)因突发“右下肢无力,言语不清”被紧急送往了市五院,急性卒中单元的神经介入医生检查发现患者颈动脉以上血管全部堵塞,医院立刻启动卒中救治绿色通道。经血管介入治疗,多次取血栓后,患者转危为安。经过康复卒中单元的神经康复后,患者顺利出院,未留下任何后遗症。这样的救治效果除了得益于医院卒中救治绿色通道外,还离不开科室综合卒中单元(急性卒中单元和康复卒中单元)的建设。为此,医院启动国家卒中中心建设,加强对南岸区二级医院的卒中培训,进一步完善地区卒中救治网络,守护患者生命健康。
此外,市五院还通过吸纳优质人才,搭建平台,加快了医疗技术的提升步伐。心内科的IVUS指导下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治疗、左束支区域起搏、心腔内超声导管指导下房颤射频消融术国内先进水平。神经内科的脑动脉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和头颈部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神经外科的脑深部刺激术;肝胆胰外科的胰十二指肠镜下联合射频消融胆管癌的治疗及支架置入术等目前处于市级先进水平;普外科多次成功为超高龄患者解除病痛,开展的超高龄患者结直肠癌根植术、超低位保肛术;广泛开展精准放射治疗、介入技术、血液净化技术、微创技术等特色医疗,医院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救治水平承担着江南片区各种重大疑难杂症的医疗救治工作。
未来,医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持续推进健康中国战略重庆实践,坚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及功能配套为支撑、以强化管理为保障的办院思路,以医院迁建工程推动美丽医院和智慧医院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让人民群众享有舒适的就医环境、贴心的人文关怀、高超的医疗技术和便捷的医疗服务,谱写高质量高品质发展新篇章。 |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